一、专业简介
2004年,学校依托300余名在校聋人大学生的资源优势,设置特殊教育(手语翻译方向)专业(专科)。2016年,该专业成功申报为本科专业,201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84人。2019年,特殊教育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特殊教育专业《手语基础-跟着聋人学手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特殊教育教师团队被认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专业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基础,以努力建设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优势专业为目标,致力于教育教学技能、康复技能和手语翻译技能等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郑州,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情怀深厚,具备扎实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特殊教育教学能力,创新创业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康复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相关工作或在残联机构、福利企业等从事手语翻译工作。
通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锻炼和发展,毕业生能够成长并达到以下目标:
预期目标1:师德与教育理念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职业理想,依法执教;具备深厚的特殊教育情怀、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具备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人道主义精神、特殊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能够开发潜能、补偿缺陷,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化成长。
预期目标2 :专业知识与能力
熟练掌握特殊教育知识,基本的手语及手语翻译知识、儿童康复知识以及相关学科教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特殊教育教学能力,兼具一定的手语能力和手语翻译能力;具备初步的课程开发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熟练地开展综合育人。
预期目标3:组织管理与沟通
熟悉育人工作和班级管理,具有较强的特殊儿童班级管理能力,能初步整合和应用特殊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康复技能及手语翻译,创设支持性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在实践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功能康复与品德养成相结合,进行综合育人;能够灵活运用手语等恰当的沟通策略和辅助技术与学生、家长、同事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
预期目标4:专业发展与反思
能够主动把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前沿动态,具有终身学习与职业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反思意识与创新意识,能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专业能力,成为追求卓越、负责任、有担当的特殊教育教师。
三、毕业要求
通过专业培养,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践行师德
毕业要求1 师德规范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树立职业理想,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良好的师德修养与规范,自觉维护学生与自身的合法权益。
毕业要求2 教育情怀
乐于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认同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独特性、复杂性,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残疾人观,具有特殊儿童发展观、教育观。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的情感、人道主义精神、人文底蕴和新时代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补偿缺陷,促进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学会教学
毕业要求3 专业知识
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各类特殊学生发展与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不同障碍类型学生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方法;初步掌握普通学校相关学科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具有一定评估能力,能运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评估方法,综合评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特殊教育需要与康复需要。具有一定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能依据评估结果和特殊教育课程标准,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教学活动方案;能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差异教学、进行学业评价。能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康复活动及手语教学;能够开展初步融合教育教学与指导活动。具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学会育人
毕业要求5 综合育人
理解特殊教育的育人价值,了解所教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具有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育人的意识。能够结合教学、康复和手语翻译实际进行综合育人,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方法,具备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能创设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和无障碍沟通环境。
毕业要求6 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德育方法,掌握班级组织和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够运用积极行为支持的原理与策略处理特殊儿童的常见行为问题,获得积极体验。
学会发展
毕业要求7 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能够跟进国内外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手语研究趋势,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合理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和沟通中的各类问题。
毕业要求8 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多学科合作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具备一定表达能力和手语翻译能力。具有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经验,能够与同学、教师、家长、社区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获得良好体验,能够借助专业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特殊教育。
表1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1.师德规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树立职业理想,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良好的师德修养与规范,自觉维护学生与自身的合法权益。 |
指标点1.1理想信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并在实践中积极落实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职业理想,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
指标点1.2 立德树人 熟知并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能自觉将其转化为师德行为;精神状态饱满,身心发展健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指标点1.3 依法执教 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熟悉教育教学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学生和自身合法权益。 |
2.教育情怀:乐于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认同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独特性、复杂性,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残疾人观,具有特殊儿童发展观、教育观。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的情感、人道主义精神、人文底蕴和新时代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补偿缺陷,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
指标点2.1 职业认同 乐于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认同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独特性、复杂性,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残疾人观、特殊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
指标点2.2 自身修养 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的情感、人道主义精神、人文底蕴和新时代科学精神。 |
指标点2.3 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补偿缺陷,促进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
3.专业知识: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各类特殊学生发展与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不同障碍类型学生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方法;初步掌握普通学校相关学科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 |
指标点3.1特殊教育知识 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各类特殊学生发展与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融合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
指标点3.2 手语及手语翻译知识 初步掌握手语及手语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
指标点3.3儿童康复知识 初步掌握不同障碍类型学生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
指标点3.4学科教学知识 掌握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方法;初步掌握普通学校相关学科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 |
4.教学能力:具有一定评估能力,能运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评估方法,综合评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特殊教育需要与康复需要。具有一定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能依据评估结果和特殊教育课程标准,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教学活动方案;能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差异教学、进行学业评价。能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手语教学及康复活动;能够开展初步融合教育教学与指导活动。具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
指标点4.1 评估能力 能根据特殊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并运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评估方法,综合评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特殊教育需要与康复需要。 |
指标点4.2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能依据评估结果和特殊教育课程标准,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教学活动方案;能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差异教学、进行学业评价;能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康复活动及手语教学。 |
指标点4.3 教育研究能力 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特殊教育教学和手语翻译实践的需要和问题进行反思和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
5.综合育人:理解特殊教育的育人价值,了解所教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具有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育人的意识。能够结合教学、康复和手语翻译实际进行综合育人,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方法,具备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能创设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和无障碍沟通环境。 |
指标点5.1 育人理念 理解特殊教育的有人价值,了解所教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育人的意识。 |
指标点5.2 育人实践 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运用手语和康复知识进行综合育人,在教育实践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有组织主题教育和班团队、兴趣小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初步体验。 |
6.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德育方法,掌握班级组织和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够运用积极行为支持的原理与策略处理特殊儿童的常见行为问题,获得积极体验。 |
指标点6.1 德育意识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德育原理与方法,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
指标点6.2 班级管理 掌握班级组织和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够运用积极行为支持的原理与策略处理特殊儿童的常见行为问题,获得积极体验。 |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能够跟进国内外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手语研究趋势,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合理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和沟通中的各类问题。 |
指标点7.1 职业规划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能够跟进国内外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手语研究趋势,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合理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
指标点7.2 反思改进 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和沟通中的各类问题。 |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多学科合作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具备一定表达能力和手语翻译能力。具有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经验,能够与同学、教师、家长、社区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获得良好体验,能够借助专业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特殊教育。 |
指标点8.1 沟通合作能力 理解学习共同体、多学科合作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具备一定表达能力和手语翻译能力。 |
指标点8.2 沟通合作体验 具有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经验,能够与同学、教师、家长、社区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获得良好体验,能够借助专业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特殊教育。 |
表2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支撑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
培养目标1 师德与教育理念 |
培养目标2 专业知识与能力 |
培养目标3 组织管理与沟通 |
培养目标4 专业发展与反思 |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
P |
|
|
|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
P |
|
P |
|
毕业要求3:专业知识 |
|
P |
|
|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
|
P |
|
P |
毕业要求5:综合育人 |
|
P |
|
|
毕业要求6:班级指导 |
|
|
P |
P |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
P |
|
|
P |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
|
|
P |
|
四、主干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文学
五、核心课程
特殊教育概论、听障儿童心理与教育、聋校教材教法、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特殊儿童班级管理、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特殊儿童康复基础、国家通用手语、手语语言学概论、手语翻译概论等。
六、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可在3—6年内完成
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学历层次:本科
七、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61。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41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0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程38学分,专业必修课程28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4学分,集中实践教学25学分,第二课堂5学分。
本专业学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获得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分配表
表3课程结构及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通识教育课程 |
51 |
31.7 |
学科基础课程 |
38 |
23.6 |
专业课程 |
42 |
26.1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25 |
15.5 |
第二课堂 |
5 |
3.1 |
总计 |
161 |
100 |
九、课程教学指导性进程表
表4 课程教学指导性进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
课程代码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践 实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24 |
31 |
29 |
27 |
23 |
18 |
1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48 |
|
[3] |
|
|
|
|
|
|
|
15A11013 |
军事理论 |
2 |
36 |
36 |
|
[2] |
|
|
|
|
|
|
|
20A11009 |
大学英语1* |
4 |
64 |
64 |
|
[4] |
|
|
|
|
|
|
|
08A11002-1 |
大学体育1 |
1 |
36 |
32 |
4 |
[2] |
|
|
|
|
|
|
|
12A11003-1 |
大学计算机 |
2 |
32 |
16 |
16 |
[2] |
|
|
|
|
|
|
|
04A11006 |
国家安全教育 |
1 |
16 |
16 |
|
[1] |
|
|
|
|
|
|
|
20A11010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32 |
16 |
|
[2+1] |
1学分课外实践教学 |
15A11012 |
大学英语2* |
4 |
64 |
64 |
|
|
[4] |
|
|
|
|
|
|
08A11002-2 |
大学体育2 |
1 |
36 |
32 |
4 |
|
[2] |
|
|
|
|
|
|
12A11003-2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16 |
16 |
|
2 |
|
|
|
|
|
|
20A11006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0.5 |
16 |
16 |
|
|
2 |
|
|
|
|
|
|
22A1100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40 |
8 |
|
|
[3] |
|
0.5学分课内实践教学 |
15A11018 |
大学体育3 |
1 |
36 |
32 |
4 |
|
|
[2] |
|
|
|
|
|
12A11003-3 |
创新创业基础 |
2 |
32 |
16 |
16 |
|
|
2 |
|
|
|
|
|
22A11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48 |
|
|
|
|
[3] |
|
|
|
|
15A11014 |
大学体育4 |
1 |
36 |
32 |
4 |
|
|
|
[2] |
|
|
|
|
12A11003-4 |
劳动教育 |
2 |
32 |
16 |
16 |
|
|
|
2 |
1学分实践由学院 根据专业设置 |
20A1101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40 |
8 |
|
|
|
|
[3] |
|
0.5学分课内实践教学 |
15A11019 |
形势与政策 |
2 |
64 |
64 |
|
分8学期开设 |
15A11016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0.5 |
16 |
16 |
|
|
|
|
|
|
|
1 |
|
22A11002 |
小 计 |
41 |
788 |
676 |
112 |
|
|
|
|
|
|
|
|
|
选修课 |
选修课 |
10 |
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取得10学分,包括艺术教育类、就业创业教育类、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科学技术与自然科学类等五大模块,其中,科学技术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选2学分,艺术教育类课程至少选2学分。 |
小计 |
51学分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课 |
书写技能 |
2 |
32 |
16 |
16 |
2 |
|
|
|
|
|
|
|
11A21011 |
普通话实用口语表达 |
2 |
32 |
24 |
8 |
|
2 |
|
|
|
|
|
|
11A21012 |
音乐基础 |
2 |
32 |
24 |
8 |
|
|
2 |
|
|
|
|
|
11A21125 |
美术基础 |
2 |
32 |
24 |
8 |
|
|
2 |
|
|
|
|
|
11A21126 |
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 |
2 |
32 |
24 |
8 |
|
|
2 |
|
|
|
|
|
11A21127 |
普通心理学* |
3 |
48 |
48 |
|
|
|
[3] |
|
|
|
|
|
11A21115 |
教育学* |
3 |
48 |
48 |
|
|
|
[3] |
|
|
|
|
|
11A21008 |
发展心理学 |
2 |
32 |
32 |
|
|
|
|
[2] |
|
|
|
|
11A21123 |
教育心理学* |
2 |
32 |
32 |
|
|
|
|
[2] |
|
|
|
|
11A21117 |
教育研究方法* |
2 |
32 |
24 |
8 |
|
|
|
|
[2] |
|
|
|
11A21124 |
特殊教育史 |
2 |
32 |
32 |
|
[2] |
|
|
|
|
|
|
|
11A21104 |
特殊教育医学基础 |
2 |
32 |
32 |
|
|
|
2 |
|
|
|
|
|
11A21121 |
现代汉语 |
2 |
32 |
32 |
|
[2] |
|
|
|
|
|
|
|
11A21102 |
语言学概论 |
2 |
32 |
32 |
|
|
[2] |
|
|
|
|
|
|
11A21103 |
国家通用手语1* |
4 |
64 |
48 |
16 |
[4] |
|
|
|
|
|
|
|
11A21011-1 |
国家通用手语2* |
4 |
64 |
48 |
16 |
|
[4] |
|
|
|
|
|
|
11A21011-2 |
小计 |
38 |
608 |
520 |
88 |
|
|
|
|
|
|
|
|
|
专业课程 |
必修课 |
聋人文化 |
2 |
32 |
32 |
|
|
[2] |
|
|
|
|
|
|
11A31004 |
特殊教育概论* |
2 |
32 |
32 |
|
|
[2] |
|
|
|
|
|
|
11A31011 |
听障儿童心理与教育* |
2 |
32 |
24 |
8 |
|
|
|
[2] |
|
|
|
|
11A31023 |
聋校教材教法 |
2 |
32 |
24 |
8 |
|
|
|
|
2 |
|
|
|
11A31112 |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 |
2 |
32 |
24 |
8 |
|
|
|
|
[2] |
|
|
|
11A31025 |
特殊儿童班级管理 |
2 |
32 |
24 |
8 |
|
|
|
|
[2] |
|
|
|
11A31022 |
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 |
2 |
32 |
24 |
8 |
|
|
|
|
|
[2] |
|
|
11A31020 |
个别化教育与教学 |
2 |
32 |
24 |
8 |
|
|
|
|
|
2 |
|
|
11A31024 |
手语语言学概论* |
2 |
32 |
32 |
|
|
|
[2] |
|
|
|
|
|
11A31001 |
手语翻译概论* |
2 |
32 |
32 |
|
|
|
[2] |
|
|
|
|
|
11A31012 |
手语看打练习1 |
4 |
64 |
48 |
16 |
|
|
|
4 |
|
|
|
|
11A31025-1 |
手语看打练习2 |
4 |
64 |
48 |
16 |
|
|
|
|
4 |
|
|
|
11A31025-2 |
小 计 |
28 |
448 |
368 |
80 |
|
|
|
|
|
|
|
|
|
选修课 |
现代教育技术 |
2 |
32 |
24 |
8 |
|
2 |
|
|
|
|
|
|
11A33018 |
学科教材教法 |
2 |
32 |
24 |
8 |
|
|
|
2 |
|
|
|
|
11A33031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
2 |
32 |
24 |
8 |
|
|
|
|
|
2 |
|
|
11A33040 |
特殊儿童康复基础 |
2 |
32 |
24 |
8 |
|
2 |
|
|
|
|
|
|
11A33014 |
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
2 |
32 |
24 |
8 |
|
|
|
2 |
|
|
|
|
11A33027 |
孤独症儿童心理与教育 |
2 |
32 |
24 |
8 |
|
|
|
2 |
|
|
|
|
11A33032 |
视障儿童心理与教育 |
2 |
32 |
24 |
8 |
|
|
|
2 |
|
|
|
|
11A33033 |
教育听力学 |
2 |
32 |
24 |
8 |
|
|
|
|
2 |
|
|
|
11A33020 |
培智学校教材教法 |
2 |
32 |
24 |
8 |
|
|
|
|
2 |
|
|
|
11A33028 |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
2 |
32 |
24 |
8 |
|
|
|
|
2 |
|
|
|
11A33034 |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
2 |
32 |
24 |
8 |
|
|
|
|
|
2 |
|
|
11A33011 |
行为矫正技术 |
2 |
32 |
24 |
8 |
|
|
|
|
|
2 |
|
|
11A33012 |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
2 |
32 |
24 |
8 |
|
|
|
|
|
2 |
|
|
11A33035 |
言语语言障碍康复训练 |
2 |
32 |
24 |
8 |
|
|
|
|
|
2 |
|
|
11A33017 |
手语基础-跟着聋人学手语 |
2 |
32 |
24 |
8 |
|
2 |
|
|
|
|
|
|
11A33026 |
聋人与社会 |
2 |
32 |
24 |
8 |
|
|
2 |
|
|
|
|
|
11A33036 |
手语传译 |
2 |
32 |
24 |
8 |
|
|
2 |
|
|
|
|
|
11A33037 |
行业领域手语 |
2 |
32 |
24 |
8 |
|
|
|
2 |
|
|
|
|
11A33038 |
手语研究方法 |
2 |
32 |
24 |
8 |
|
|
|
|
2 |
|
|
|
11A33006 |
手语翻译实训 |
4 |
64 |
48 |
16 |
|
|
|
|
|
4 |
|
|
11A33039 |
小 计 |
42 |
672 |
504 |
168 |
|
|
|
|
|
|
|
|
|
小 计 |
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取得14 学分 |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课 |
入学教育 |
0.5 |
|
|
|
0.5W |
|
|
|
|
|
|
|
11A51002 |
军训 |
2 |
|
|
|
2W |
|
|
|
|
|
|
|
99A51001 |
教育见习1 |
0.5 |
|
|
|
|
|
1W |
|
|
|
|
|
11A51121 |
教育见习2 |
0.5 |
|
|
|
|
|
|
|
1W |
|
|
|
11A51122 |
教育实习 |
6 |
|
|
|
|
|
|
|
|
|
12W |
|
11A51115 |
教育研习 |
3 |
|
|
|
|
|
|
|
|
|
6W |
|
11A51114 |
毕业教育 |
0.5 |
|
|
|
|
|
|
|
|
|
|
0.5W |
11A51004 |
毕业论文 |
12 |
|
|
|
|
|
|
|
|
|
6W |
6W |
11A51007 |
小计 |
25学分 |
|
第第二课堂 |
必修课 |
创新创业实践 |
2学分,包含学生科研、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创业活动等。 |
99A61001 |
五育融合实践 |
3学分,包含劳动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学术讲座、社会实践、体育竞赛、文艺活动等。 |
合计 |
总学分 |
161 |
总学时 |
2228 |
说明:1.周学时中,加[]号的为考试课,其余为考查课。2.课程名称后加*号者为主干课程。
十、实践教学安排表
表5 实践教学安排表
课内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
课外实践教学学分 |
实践教学学分及 占总学分比例 |
军事 训练 |
入学教育 |
实践 教学 |
毕业教育 |
教育 见习 |
教育 实习 |
教育 研习 |
毕业 论文 |
第二课堂 |
实践教学学分合计 |
总学分 |
比例 |
2 |
0.5 |
20 |
0.5 |
1 |
6 |
3 |
12 |
5 |
50 |
161 |
31.1% |
课内实践教学学分小计 |
45 |
|
课内总学分 |
156 |
课内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 |
28.0% |
说明:实验教学学时包含课内实验和单独设课的实验课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