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孵化机制研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黄宗杰(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副教授)
残疾人生存状况,是衡量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近年来,为使残疾人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文明成果,残疾人保障性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教育、就业创业、医疗等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政府和社会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持续大幅提升。
为鼓励和满足残疾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主动性需求,国务院2015年印发了《“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针对多渠道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问题,提出要“建立完善残疾人创业孵化机制”。但通过调研发现,五年来,残疾人创业孵化机制建设并未达到预期。包括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大学生在内的残疾人,大多存在不想创业、不愿创业和不敢创业的畏难心理,创业希求性不高。从创业主体所应具备条件来看,纵然受家庭限制、创业经验、资金束缚等因素影响,但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对残疾人的赋能不够。综合能力差,导致残疾人就业难、创业难,创业孵化也难上加难。要破解这一瓶颈症结,残疾人创业孵化机制研究课题组综合创业案例、调研数据和理论分析结果,认为当前特殊教育针对性地提质赋能,才是助力残疾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有效路径。建议如下:
第一,发展“融合教育”,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目前,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尤其是在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动下,我国特殊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投入力度大幅增强,师资力量大幅提升,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规模大幅扩充。但特殊教育的质量,并没有达到提升预期。而融合教育,乃是实现特殊教育质量突破性提高的有效模式。发展“融合教育”,能够为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提供其在普通学校平等接受高效优质教育的机会;满足残疾学生多样性需求,激发其潜能;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的教育水平差距。
第二,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推广“随班就读”,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融合教育”模式。随班就读,能够让残疾学生接受优质的教学,扩展残疾学生学习领域,锻炼残疾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残疾人人才。以聋人高等教育为例,招收聋人学生的高校办学层次较低,以地方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为主;由于缺乏相应的支持性服务,专业设置集中于美术、舞蹈学科,学生只能在有限的专业内进行选择;绝大部分采用特殊教育学院特殊班级的形式,融合程度低;由于受基础教育滞后影响,高等教育不得不降低对聋人学生的“入门要求”和培养目标。推广 “随班就读”,同时,构建完善的支持性服务体系,满足残疾学生学习不同专业的需求,如为聋人学生提供手语翻译和笔记速录服务等,保障“随班就读”的顺利进行。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融合教育”模式,将培养出更多高层次人才,提高残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其参与社会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大学100多个专业,全部可供聋人选择,学校为每一位聋人学生提供手语翻译和笔记速录,同时,对聋人学生和普通学生实施相同的学业标准要求,该校依靠这一模式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聋人学者。
第三,开展创业教育,培育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残疾人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如根据《2019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19年城乡持证残疾人新增就业39.1万人。但政策性就业占相当比重,且多集中为低技术含量岗位,就业层次低。绝大多数残疾人大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要对残疾人实现“授之以渔”,便须针对性地开始创业技能教育、创业素质教育,让残疾人大学生能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自主生存。
第四,培养教育典型,激励残疾学生深造。呼吁高层次院校,如双一流高校,招收达到入学水平的残疾人大学生,赋予残疾人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机会。残疾人就业层次与受教育水平成正比,高质量的残疾人教育,才能赋予残疾人大学生更强的就业创业能力、更强的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如聋人博士杨军辉、郑璇、姚登峰,分别就职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便与他们接受的高质量教育密不可分。而他们在专业领域和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所取得的成就,必将激励更多的残疾学生发奋学习。
第五,延伸学校教育,提供返校充电机会。残疾人就业、创业之后,面对社会革新、技术革新,需要获得再学习、再提升的机会。尽管借助现代传播平台可以获得知识更新,但面对面的集中培训教育仍然不可缺少,甚至更为重要。日本以筑波技术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所开展的延伸教育,受到日本残疾人的普遍欢迎,且对他们的工作提供了有效帮助,值得借鉴。
第六,加大对残疾人创业孵化机构的扶持,为更多残疾人实现优质就业或创业创造提供更优越的条件和更有力的政策法规法律支持。鼓励更多适宜于残疾人创业行业的企业,开展残疾人创业培训、创业实践、项目推介;鼓励金融机构对残疾人创业开展融资咨询、金融支持;鼓励法律部门、社会机构等对残疾人开展法律宣讲、法律援助等。
在新时代背景下,特殊教育要适应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需求、实现突破性发展,便需要革新教育思维、打破现有教育模式。由此,在特殊教育实现提升发展的基础上,残疾人才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才能提升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才能提升就业率、就业层次,才能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021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验项目(就业与创业指导类)课题“基于“双创”与“高等融合教育”背景下残疾人创业孵化机制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