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在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残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的领导及来自全国的33名专家,245名与会者建言献策,他们认为,办好特殊教育,不仅要推动高等融合教育保障体系的建设,更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师范人才。我校派出6名教师参与此次会议,向会议投稿六篇,其中部分论文受邀在大会上发言。
此次会议分五个分论坛,第一论坛主题为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第二论坛主题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第三论坛主题为学生工作研究,第四论坛主题为综合研究,第五论坛为研究生论坛。我院孟繁玲教授受邀在第四论坛发言,向与会专家分享我院手语走进小学课堂的过程及成效,引起与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与会专家的强烈兴趣与极大热情,同时与会专家对手语走进小学课堂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孟繁玲教授还就我校手语翻译专业的发展情况向与会嘉宾做了介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就部李冬梅主任也参与了此次会议,她在发言中强调让残疾学生享受与常人无异的校园生活非一日之功,普通学校应从现在开始提升接收残疾学生的能力,为残疾学生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通过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使其取得实质性的进步。“硬件提升了,更要注重软件的发展。我们需要既懂基础教育,又懂特殊教育的人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方俊明补充说,师资的提升,是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此次参会人数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各界的参与度也日益增强。这也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也在腾飞!(图:王俊珍)
 |
会议现场 |
 |
孟繁玲教授在发言 |